青春献温情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红心筑梦”实践队探访杜步镇敬老院活动纪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2025年7月18日上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红心筑梦”社会实践队满怀热忱,走进阳山县杜步镇敬老院,联合杜步镇社工站开展爱心慰问活动,为老人们送去夏日的清凉与欢乐。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夕阳红”更美、更暖。
适老设施显关怀
杜步镇敬老院位于杜步村猫山脚,环境清幽,绿树成荫,是宜居宜乐的养老之家。据护理员介绍,院内现有7名老人居住,各类设施颇为完善。除基础生活设施外,还设有阅览室、卫生室及文化娱乐室,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队员们在走访中注意到:走廊加宽的扶手采用防滑材质,转角处贴心设置缓冲区域;每间居室都配备起居辅具和紧急呼叫装置;卫生间加装防滑扶手、沐浴椅等适老设备。“你们摸摸看,这扶手的弧度刚好,握着手感特别舒服。”社工笑着招呼队员们体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适老设计,大大降低老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风险,也尽显杜步镇政府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上的用心——不是口号式的关怀,而是把“让老人住得安心”的承诺,融进了每一处细节里。
倾听心声话真情
活动伊始,护理员便热情地为队员们介绍老人们的性格特点与生活习惯,帮助队员们更快地拉近与老人的距离。在绿荫下的长椅上,队员们耐心倾听老人们讲述往事。老人们时而幽默风趣,引得队员们开怀大笑;时而谈及人生经历,让队员们为之动容。75岁的欧伯亲切地唠起家常:“这里饭菜可口,住得也舒心,闲时还能种菜,日子很踏实!你们这一来,我能高兴好几天呢。”队员陈嘉琪感动道:“一句问候、一段陪伴,就能让他们笑得像孩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阳光穿过叶隙,斑驳地落在老人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背上,也映在队员们年轻的脸庞上。此刻,无需多言,这隔代的温情早已藏在每一句对话里,融在每一次相视一笑中。
行动传递敬老情
关爱老人,从来不止于言语,更要付诸行动。队员们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帮助老人整理房间内务,认真清扫庭院卫生。“爷爷,拐杖放床边顺手,我帮您挪过来”,队员吴鑫怡一边轻手轻脚地归置物件,一边和老人柔声地交谈。庭院里,队员们手持大扫帚,将散落的落叶、角落的灰尘细细扫净,连石阶缝隙里的碎屑都没放过。老人们闲坐在廊下,望着忙碌的身影和整洁的院落,脸上漾起欣慰的笑意。“我们能做的不多,但至少能让老人们知道社会记挂着他们。”队员罗文诗道出了“红心筑梦”实践队的心声。他们用实实在在的付出,为老人们营造更加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将尊老敬老的美德落实到每一个细微的行动中。
青春活力映笑颜
清扫结束后,队员们看老人们在大厅里歇着,就想着给大家添点清爽,便把带来的鲜果拿到水池边忙活起来。队员们细心地将葡萄洗净并摘成小串,香蕉剥好切成适口的小段,方便老人们拿取。“爷爷奶奶,刚洗好的水果您尝尝,甜着呢。”队员陈凯妹半蹲着身子,将水果轻轻递到老人手中。老人们吃得慢,嘴里嚼着,手却不闲着,总把水果往队员手里塞,“你们也吃,大家一起吃才香。”清甜的果香混着欢声笑语,让队员们心中暖意融融。
稍作停歇,团队又献上精心编排的文艺表演,用动听的歌声与优美的舞姿为老人们增添欢乐。当欢快动感的《最炫民族风》旋律响起,队员们活力唱跳,社工轻声哼唱,老人们也跟着节奏轻轻拍手、点头,眼角的笑纹里洋溢着幸福。这温馨融洽的画面,让暖暖的情意在老人们的心底蔓延,展现出新时代青年与基层工作者共同敬老爱老的精神风貌。
情暖夕阳爱不止
一次简单的慰问,传递的是年轻人对长者的敬爱,是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温情。此次活动是“红心筑梦”实践队服务基层的生动体现,让老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情。“这些年轻人带来的不只是服务,更是青春的活力。”院长周世志衷心感谢实践队和社工站的付出,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共同营造“老有所乐”的社会环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回程路上,队员们的掌心还留着老人的温度,那是一种责任的传递,更是一种爱的延续。通过这次探访,队员们明白:敬老爱老,或许就是陪老人说说话、帮着扫扫地,是把他们放在心上的那份实在。未来,“红心筑梦”实践队将带着这份温情继续前行,让尊老爱老之花常开不败。(通讯员: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陈凯妹 颜梓杰 吴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