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深挖资源禀赋 展现文旅新韵

近期,“冬奥连冬运草原向北京”万里茶道自驾行系列活动举行,一众“驴友”、车友驾驶房车从北京首钢园出发,用一周时间行走京蒙大地,最终抵达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作为“中国之路”精品自驾线路之“林海秘境·大兴安岭森林穿越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举办地,呼伦贝尔市备受瞩目。

呼伦贝尔市究竟有何魅力?本期,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呼伦贝尔市,探索其特色文旅发展之路。

自驾游资源得天独厚特色活动“达人”集结

近年来,自驾露营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生活方式,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新亮点、新风尚、新蓝海。《中国自驾车、旅居车与露营旅游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2022年全国自驾游人数占国内出游总人数的比重为74.8%。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内蒙古自治区以打造“自驾游首选地、露营游佳选地、度假游必选地、康养游优选地”为目标,开辟自驾露营新赛道,培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境内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在莫尔格勒河景区观赏“天下第一曲水”的辽阔盛景,乘坐享有“陆上游轮”美誉的呼伦贝尔号森林草原列车奔赴大兴安岭林海,自驾行驶在“中国最美边防公路”G331国道,畅游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呼伦贝尔游牧文化、森林文化、农耕文化的大美景观,构筑起中国北方最具特色的边境线自驾游特色线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从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呼伦贝尔市接待国内游客133.92万人次,同比增长211.88%,实现旅游收入9.46亿元,同比增长272.66%。

据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杨红介绍,日前举行的“冬奥连冬运草原向北京”万里茶道自驾行活动从北京市首钢园启动,参与活动的房车队伍途径锡林郭勒草原,穿行大兴安岭森林,最终抵达呼伦贝尔大草原。值得一提的是,呼伦贝尔古城旅游休闲街区还同期举办了“冬奥连冬运草原向北京”万里茶道驾行接车仪式暨大草原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活动内容包括呼伦贝尔大草原特色美食创新大赛颁奖仪式、美食品鉴活动、集结赛颁奖仪式等。

在“冬奥连冬运草原向北京”万里茶道驾行接车仪式暨大草原文化旅游节闭幕式上,北京房车露营自驾旅游协会房车专业委员会主任卢长江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呼伦贝尔自然环境优美,金秋时节,道路两旁的草原、丛林已呈现出多色之美。同时,他也呼吁,希望房车游行业及相关目的地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人性化,提升对各个消费水平受众的包容度,多设置风景观光区,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方便游客观赏沿路美景,让更多游客“留”下来。

文博游资源丰富多彩奠定文旅融合基础

除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外,呼伦贝尔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扎兰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县级市,由呼伦贝尔市代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南部。这座城市不大,却拥有12座博物馆。活化利用历史建筑、挖掘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如今,博物馆已成为扎兰屯的一张新名片,讲述着独具风韵的小城故事。

“黄房”是扎兰屯市的独特风景,黄色外墙的欧式建筑属于中东铁路建筑群,包括中东铁路俱乐部、森林警察宿舍、六国饭店等旧址。如今,这些历史建筑大多成为博物馆,记录着扎兰屯的历史。

2006年,扎兰屯以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为基础建设了扎兰屯市历史博物馆。据讲解员介绍,该馆不仅诠释了中东铁路百年沧桑史,填补了中国铁路历史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部鲜活而生动的教材。

此后,扎兰屯又陆续对21处中东铁路建筑遗址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利用老建筑建设了5座博物馆,历史建筑在活化利用中得到了专业保护。如今,该市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2处,其中,中东铁路遗址建筑108处;改造建成各具特色的博物馆12座,10座在国家注册。

自古以来,呼伦贝尔地区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交融、文物云集。历经时空交迭及文化承袭后,得以保存下来的那些“厚重无声的述说”,如今被定格在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其位于呼伦贝尔市内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代表性文化会客厅,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宽阔平台。

据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数万年前,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史前文化;自2000多年前开始,东胡、鲜卑、室韦、蒙古等十几个游牧部族相继在呼伦贝尔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狩猎游牧文化……呼伦贝尔因此被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森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形成了呼伦贝尔厚重的多元文化格局。

走进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馆内建有史前时期、夏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的呼伦贝尔展厅,同时还囊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数字化等12个展厅,展出各类文物2866件(套)。

值得一提的是,场馆内,“黑山头古城沙盘+沉浸式多媒体”的布展方式将13世纪初的草原场景完美复原,尤其是巧妙地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赋予了呼伦贝尔灿烂的古代文化以新的生机,为参观者提供了沉浸式的数字化观看体验。

冰雪资源浑然天成赛事有望释放文旅红利

冬季降雪量大、雪质好、雪期长是呼伦贝尔市开展冰雪运动的优越自然条件。

作为“十四冬”的主办地,呼伦贝尔市把建设一流场馆作为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考虑施工期较短的实际情况,当地提早部署行动,2023年3月即邀请国家体育总局专家驻场指导,对场馆设施、制冰造雪、竞赛器材和安全防护等进行综合评估,按照竞赛技术要求,系统制定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硬件设施和器材设备维修改造及提档升级方案。

据悉,目前冰球馆、短道速滑馆维修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并通过承接举办“十四冬”冰球比赛、2023年中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对场馆性能进行了实战测试和综合提升,赛会组织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其中,冰上场馆维修改造项目将于10月15日前完成,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维修改造项目计划于10月底前完成,确保赛事期间场馆设施运行流畅、安全高效。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以筹办“十四冬”为抓手,紧扣北京冬奥会有利契机,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冰雪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喜爱程度日渐高涨,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进雪场、走上冰道,成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一分子。

据了解,冰球馆、短道速滑馆以及金龙山滑雪场在“十四冬”后也将成为服务大众的体育场馆,让“十四冬”带来的红利最大化地融入呼伦贝尔市民生活。当地相关工作人员也称,希望能够借“十四冬”的赛事契机,吸引更多游客来呼伦贝尔市观光旅游。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文图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