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矫许跃教授:孩子地包天,其实是上颌发育落后了!需引导生长,解反颌

在米檬口腔·矫正中心,接诊过许多这样的孩子:初期从面型上看不出来,一笑牙齿”地包天”,下牙包住上牙,如果不做干预,随着年龄增长,下巴会越来越长,脸型悄悄长成”月牙脸”…

这些症状背后,隐藏着儿童颌面发育的”警报”——前牙反颌(地包天),又名兜齿。

图像

一、什么是地包天?

地包天一般是指上颌发育不足或下颌发育过度,牙齿表现为上前牙在下前牙的内侧,或者虽然上牙在下牙外侧,但上牙过度唇倾、下牙过度舌倾,侧面表现为下巴前伸、面中部凹陷。

 

图像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发现地包天该怎么办?3岁做地包天矫正会不会太早了?几岁矫正合适?

为了给诸位家长答疑解惑,特别邀请到在儿童颜面管理及早期矫治具有丰富经验的正畸专家许跃教授,他指出:”这不是简单的牙齿问题,而是上颌骨发育不足与下颌过度生长的失衡。”

许教授认为:地包天是急症,越早发现越早治疗,不需要等换完牙之后,而且青少年儿童的地包天有可能会在换牙后反弹,需要持续跟踪到成年以后。他还介绍,发生地包天的几个主要原因有:遗传、奶瓶喂养姿势不当、不良口腔惯、乳牙早失或滞留等。

特别梳理了在各个阶段地包天的治疗建议。

二、治疗地包天与年龄有关

1、乳前牙反颌的早期矫治

在3-5岁左右,可以开始对乳牙反颌进行第一次干预。早期的乳牙反颌多为功能性的,如果不进行治疗,其上颌骨可因生长长期受限而形成凹面型,加大后续的治疗难度。

2、早期生长控制和颌骨矫形治疗

在6-10岁左右,对于具有骨性上颌后缩或下颌发育过度的患者,应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10岁左右)采用牙颌面生长引导和颌骨矫形治疗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促进上颌骨的发育,尽可能改善凹面型。

3、正畸代偿治疗 和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如果错过了前两个阶段的治疗时机,对于轻度到中度的骨性反颌,可以通过正畸治疗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解除反颌,但对面型的改善有限。

对于重度的骨性反颌,则需要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方式,即结合外科手术,通过前移上颌骨或后退下颌骨的方法,以达到较好的上下颌骨匹配关系。

三、分享一则案例

8岁的航航(化名)家长发现他乳牙期就有轻微反颌,以为换牙会自愈。结果恒前牙萌出后:下牙完全包住上牙,咬合时上下门牙经常摩擦,侧面看下巴明显前伸,面中部有点凹。

许跃教授通过头颅侧位片发现:航航的上颌骨发育迟缓,而下颌骨却超上颌骨很多,鉴于航航的爸爸也有地包天,并且骨性明显,孩子遗传几率较大,此时若不做干预,成年后可能发展为”月牙脸”,甚至需要正颌手术。

1、前方牵引:给上颌骨装上”加速器”

图像

针对航航的情况,许跃教授团队采用了面具式前方牵引装置:

力学设计:通过额托+颏兜的支抗,以轻力持续牵引上颌骨向前

黄金时机:利用8-10岁颅缝未完全闭合的发育潜力

协同效应:配合扩弓器打开腭中缝,协调宽度发育的不足

图像

2、治疗10个月后复诊显示:

上颌前移3.5mm,反颌解除

前牙建立正常覆颌覆盖关系

面中部变得饱满,侧貌线条更柔和

前方牵引矫治器是地包天矫治时使用的其中一种工具,根据年龄和症状不同,还有其他早矫工具,比如:颌垫舌簧矫治器、frankel3。

3、家长必知的三个预警信号

许跃教授特别提醒:当孩子出现以下表现时,建议尽早就诊:

下牙咬在上牙外侧(哪怕只有1-2颗)

咀嚼时听到牙齿”咔咔”碰撞声

惯性前伸下巴或偏侧咀嚼

“地包天就像逆水行舟,不矫正就会越来越严重。”许跃教授强调,”7-10岁进行骨性问题的矫治,往往能避免未来的骨性畸形,治疗难度和费用都更低。”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