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黄逸波:关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

潮阳,享有“千年古县”的美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做好潮阳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对延续城市文脉、促进文化繁荣意义深远。政协委员黄逸波建议由以下几点着手发力:

1. 强化人才培育体系:对潮阳英歌、笛套音乐、楹联、剪纸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与社区、学校建立深度合作,开设专业培训班、组织进校园讲座,挖掘和培养年轻后备人才。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待遇,设立传承贡献奖,表彰优秀传承者,激励他们广纳门徒,规范传承技艺,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2.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整合潮阳丰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文旅线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光塔为核心,串联周边非遗传承基地与文化景点,开发沉浸式文化体验游,让游客感受潮阳文化的独特魅力。鼓励企业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延伸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与经济价值相互转化。

3.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潮阳文化节”,吸引国内外游客与文化研究者汇聚潮阳,全方位展示潮阳文化风采,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播。开展非遗技艺大赛,激发传承人的创新活力,推动非遗文化与时俱进。
4.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新媒体手段,扩大文化传播范围。举办各类文化展览,增强本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营造浓厚的文化传承氛围。

5. 打造品牌文化区: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品牌文化区,使之成为潮阳文化的闪亮名片。例如,目前正借助2026年潮阳承办广东省第41届“上巳雅集”活动的契机,加快力度投入创建省级楹联文化区工作,确保活动举办时成功授牌,提升潮阳楹联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6. 完善组织领导与政策保障机制:设立专门的潮阳文化研究保护办公室,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挂帅,吸纳文化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参与,制定详细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与政策支撑。

7. 严格落实保护条例: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核查和评估工作,建立详细的历史文化资源档案。梳理潮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潜在申报对象,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全力支持和指导,夯实文化传承和保护基础。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务实求真的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政策扶持和资金帮助,吸引更多优秀文艺工作者投身到潮阳文化建设中,共同助力实现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黄逸波
1981年生于广东汕头,获中央文干院颁发高级文学创作师,荣膺全国“弘扬楹联文化先进工作者”、广东楹联“突出贡献奖”、“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奖”等称号,第七届全国教师书法教学现场创评银奖,曾多次应邀出席中外文化交流,作品被俄罗斯、比利时、赞比亚、印度尼⻄亚、希腊、博茨瓦纳、巴哈⻢ 、津巴布⻙等驻华大使馆收藏,并获赞比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聘为“中赞文化交流使者”。历届“汕头杯”全国春联大赛发起人和策划人,楹联、书法作品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奖和入展共30余次。
现为:
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香港分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广播电视台艺术栏目特约导师,汕头市楹联学会会长、汕头市青年联合委员会委员、汕头公共外交协会会员、潮阳区政协委员。

 

 

(本文图文由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