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 文化赋能焕发新光彩

广州永庆坊“网红”月亮桥花灯绽放。

广州永庆坊“网红”月亮桥花灯绽放。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无论是文化资源系统整体保护,还是品牌化提升或活化利用,广东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频频推出走在全国前列的“大手笔”。

  从“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发布到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从永庆坊“微改造”到潮州工夫茶艺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从《白蛇传·情》打破戏曲电影票房纪录到《谯国夫人》喜抱“金鸡”,岭南文脉发展脉络愈发清晰,文化活态传承成果显著,文艺推陈出新蔚然成风。

  广东正为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交出一份充满新光彩、新活力的答卷。

  疏源浚流

  探源工程“寻根”岭南文脉

  广州增城凤凰山下,流溪河畔,一座“文明灯塔”巍然耸立。去年7月正式开馆的广州国家版本馆“文沁阁”,犹如萦绕青山绿水间的一阙雅乐,吟唱着华夏文明的璀璨光华。

  这里是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收藏着200多万册(件)珍贵版本,以改革开放、岭南文化、港澳台及海外精品版本为特色馆藏。200多年的格木古树与文沁阁相融共生,寓意着“植根中华”的岭南文化枝繁叶茂、树大根深。

  近年来,郁南磨刀山遗址、英德青塘遗址、“南海Ⅰ号”沉船的发掘,也让岭南文化的发展脉络渐渐显山露水。

  随着一件件精美玉器的出土,岭南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中心聚落遗址,在英德岩山寨渐露端倪。岩山寨遗址2021年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它的发现是石峡遗址发掘50周年的最好纪念。”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说。

  为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今年10月,广东省文物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用12年时间对岭南早期人类与文化发展历程展开全面溯源。广东考古工作高质量发展从此有了明确的“路线图”。

  “岭南如何融入中华文明圈?对中华文明起源发展有哪些贡献?这些问题都会通过‘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得到更清晰的答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锁强介绍道。

  水陆考古齐头并进,是广东考古的一大亮点。在陆上,磨刀山考古遗址公园、马坝人-石峡考古遗址公园、青塘考古遗址公园等立项与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在水下,“南海I号”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加速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

  11月3日,“南海I号”沉船总体保护项目在广东海丝馆启动,宣告历时十年的古沉船船体发掘工作正式结束。气韵相生的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在广东海丝馆之侧悄然拔地而起,不久将落成并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去年12月,随着茂名、佛山等6个城市的加盟,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的城市总数也增至34个。

  文明源头逐渐探明,文化家底陆续摸清:1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6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历史文化资源全国“第一方阵”地位进一步筑牢。

  今年5月,广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正式核定公布,列入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的不可移动文物共1530处、可移动文物共4952件(套),为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文化遗产清单的扩容,推动着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举措的迭代升级。《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去年正式实施,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探索认定“非遗代表性传承群体”,也为港澳居民申请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亮起了“绿灯”。

  汲古润今

  “双创”擦亮城乡“文化名片”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一片片经过“微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留住城市的“根”与“魂”,一颗颗散落岭南大地的文化瑰宝,再次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10月17日,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迎来了第134届广交会的“洋面孔”。听粤剧、学太极、画通草画,40多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采购商,兴致勃勃地参加“2023年海丝文化节”,沉浸式体验穿越千年时光的旅程。

  “神奇”二字,成为现场外宾对岭南非遗最高频的评语。“我很喜欢广州文化,在这里不但能体验到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华文化魅力,也能找到‘一带一路’新的商机。”来自墨西哥的客商分享道。

  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去年6月开街以来,长约百米的骑楼街变身“永不落幕的花市”。通过5G云计算、AR/VR技术等数字技术的赋能,“元宇宙非遗街区”线上同步开启,让人们看到非遗回归生活的另一种路径。

  为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潮州同样下足“绣花功夫”。漫步潮州古城,老字号、非遗展览馆、大师工作室鳞次栉比,如同徜徉在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去年年初,潮州牌坊街、广州永庆坊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随着《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5)》启动,古城内139处登记文物点和已登记授牌历史建筑逐渐重焕光彩。潮州镇海楼也在去年年底复建完工,每晚准时上演的激光投影秀,尽情演绎“山水宋城”的诗情画意。

  “见人见物见生活”,区域性整体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年初,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广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今年7月正式列入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串珠成链”的游径成为读懂岭南的“金钥匙”。今年4月,“广东考古游径”正式发布,四条游径串联起12个地市、24处重要考古资源点,考古年代跨越了数十万年的时光。游人纷至沓来的足音,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沿着考古游径打卡,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厚重,也对文化遗产倍加珍惜。”澳门青年黄永聪说。如今,广东已推出历史文化游径、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粤美乡村”游精品线路650条(个),培育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3个。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逆生长”的博物馆也在各出奇招,以“双创”激活“南粤宝藏”,掀起一股文化消费新潮流。仅在去年,广东全省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就达到3250款之多。

  创意巧思让岭南文物变得越来越“好吃”。从2020年起,广州博物馆与中国大酒店跨界联手,推出“消失的名菜”系列,“复活”馆藏老菜单中失传的粤菜,荣获广东省首批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称号,直接经济收益超过350万元。

  “我们将继续突破博物馆与城市的边界,把馆藏文物开发成体验性文创IP,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越来越多文博IP走红,将使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名片”更加闪亮。

  领潮焕新

  粤产IP助推非遗“出圈”

  今年以来,跨界融合“双创”之风,让岭南文化IP“爆款”频现,英歌、粤剧、武术、龙舟、醒狮等“文化名片”焕发新姿。

  新春伊始,潮汕英歌舞以“中华战舞”的昂扬舞步,成为走红海内外的“新晋顶流”,全网短视频收获破亿流量。端午期间,岭南水乡“龙舟漂移”流量“弯道超车”,佛山、东莞等地龙舟热度指数并列全国第一。

  古老“南国红豆”银幕青春正当时。今年5月,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6个月后,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主演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在金鸡奖的舞台再度折桂。

  为了使冼夫人的千年传奇魅力重现,《谯国夫人》充分尊重电影语言的表达,以气势磅礴的大片质感诠释粤剧“情词旖旎”之美。紧凑的锣鼓节奏、生动的表演细节、震撼的武打场面,在镜头前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白蛇传·情》已成为戏迷心目中的经典,上映后不到20天时间里,创造了中国戏曲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影片产出票房目前已达到2383.6万元,同时在B站收获200万+弹幕,名列豆瓣2021年度电影榜单评分最高的十部华语电影之一。

  导演张险峰介绍,为了营造宋代美学的质感,剧组将实景画面与传统的中国画风、流行的国漫画风、以及电脑动画元素相融合,让剧中人仿佛置身于似实还虚、亦真亦幻的水墨山水之中。

  数据显示,35岁以下的观众对电影《白蛇传·情》的票房贡献率高达九成。“原来粤剧这么好听”“每一帧画面都太美了”……电影的“破圈”赢得不少外省戏迷,曾小敏“让粤剧艺术真正融入Z世代的潮流”的愿景照进现实。

  目前,珠影正在与广东粤剧院筹拍粤剧电影《三水女儿·红头巾》,与《白蛇传·情》《谯国夫人》共同打造“粤剧电影创新三部曲”。“三部不同题材的粤剧电影将持续进行创新性尝试。”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垂林说。

  优秀的舞台精品同样拉近了非遗与观众的距离:去年,广州歌舞剧院原创舞剧《醒·狮》一场线上直播,以340万的流量“火出圈”;粤产舞剧《咏春》今年巡演已过百场,“燃爆”国家大剧院,口碑与票房“齐飞”……

  同名动漫改编的原创音乐剧《雄狮少年》将在明年1月11日首演。“《醒·狮》以舞蹈的柔美演绎醒狮的刚强,《雄狮少年》则以歌声唱响醒狮文化,都是非遗‘双创’很好的实践。”身兼两部作品的醒狮指导,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感悟道。

  “双创”把非遗推向更高的艺术殿堂,也将传承的种子厚植新生代观众的内心。赵伟斌结合嘻哈舞的元素,自主创编剧场版儿童醒狮剧《狮王争霸》,已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演出26场,场场座无虚席,披灯挂彩的狮子博得大小朋友阵阵欢呼。

  一段段扣人心弦的岭南故事搬上舞台,一幕幕血脉相连的湾区记忆激发共鸣。焕发时代光彩的岭南文化IP,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大观园里,愈显熠熠生辉。

  数说

  ◆广东共有1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有824人(在世658人)

  ◆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和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5个、省级传承基地142个、省级研究基地24个。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