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年度论坛聚焦大湾区房地产:深度调整近尾声,新周期呼唤新模式与信心

3月20日,由观点机构主办的2025观点年度论坛在粤港澳大湾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筑底:增长的象限”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房地产、金融、产业、科技及消费等领域的龙头企业高层及创新实践者,共同探讨行业新周期的发展路径与商业模式转型。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历经三年深度调整,目前已进入尾声。他指出,销售面积较历史高点下降约46%,新开工面积下降68%,房价平均回调约三分之一,市场已出现多项积极信号,包括销售降幅收窄、一线城市房价企稳和土地成交逐步活跃。但他同时强调,住宅待售面积仍处高位,去库存压力依然严峻。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王韶在发言中表示,当前市场“止跌回稳”的核心瓶颈在于消费者对房价、项目交付以及就业收入预期的信心不足。他指出,国家正在积极疏通这些堵点,行业需要保持信心与耐心。

世联行首席技术官、广州市房协专家委员会成员黎振伟则认为,当前阶段“稳定比增长更重要”,企业应冷静布局、蓄力未来。

在“观点铿锵行”对话环节,多位嘉宾从宏观政策、资本工具、国际投资等角度进行了深入讨论。荣宇建设(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荣斌表示,政策工具箱充足,尤其是通过控制土地供应、政府回收存量土地等措施,可有效缓解供需矛盾。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提出,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引导长期资本进入市场、实现政策目标的有效工具,并指出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对国际资本具备独特吸引力。

深圳天利地产集团总裁王永成在参会发言中表示,企业应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聚焦产品力与服务提升,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创新业务模式,在行业新阶段中寻找发展机遇。

随着房地产旧模式逐步退出,城市更新、代建、存量资产运营、商业管理等新业务板块正在释放新活力。广州万溪副总经理杨凯以花地湾项目为例,介绍了未来社区在多元活力、低碳智慧、社群运营等方面的实践。同熙商业董事长潘杰指出,广州每年新增商业体量巨大,存量激活与增量开发需协同推进。

金地集团开发管理公司总经理蔡戈鸣强调,代建业务的核心在于建立信任与合理分工,需兼顾C端产品力和B端经营能力。宏富产业重组联合创办人黄科杰则将资产重组比喻为“企业医生”,认为信任构建和资本方法至关重要。

德勤中国企业转型与重组服务合伙人何国樑预测,2025年行业重组重点将从境外转向境内债务化解与土地资源盘活。

在世邦魏理仕中国区钟廉军看来,“止跌回稳”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保交楼、去库存、城市更新和产品升级等多维进程。世嘉控股董事长朱岳海以海南市场为例,指出区域市场分化显著,部分城市如三亚购买力仍较为稳健。

德思勤集团董事长龙固新和第一太平戴维斯广州公司陆国强一致认为,城市更新必须与产业导入、人口增长和大基建结合,实现“产业换血、民生托底、资金破局”。新城控股建管公司宋立攀指出,商住综合体在逆周期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商业配套有效助力住宅去化与轻资产拓展。

旭辉集团高级副总裁刘煜表示,公司将围绕“好房子”推进产品、流程和供应链三重重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深度产品打造。而今管理建设杨明珠则强调,好产品需同时服务B端客户与C端用户,通过运营实现资产增值。

论坛最后,王韶会长总结指出,住房始终是重大民生议题,传统开发模式已难持续,未来企业必须通过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期待。

此次论坛为行业提供了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反映出房地产行业正在积极探寻从规模导向转向品质与效率导向的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