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英德:做强“十百亿”产业 助推“百千万工程”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
时下,正值麻竹笋上市旺季,广东清远英德市西牛、水边、大洞、浛洸、九龙等地,连绵起伏的山坡地翠竹青青,如画卷一般壮美,三五群众满怀喜悦的心情或砍笋,或剥笋,或肩扛背搭鲜笋下山,欢笑声不时从竹林里传出。
英德市是“中国麻竹笋之乡”和“中国红茶之乡”。近年来,英德紧紧抓住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机遇,加快构建“2+2+N”十百亿农业产业体系,全力打造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两大百亿产业和清远鸡、丝苗米两个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蚕桑、蔬菜、甘蔗、肉鸽、水产养殖等“N”个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镇村,推动英德市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2023年,英德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63亿元,增长8.6%,增速连续两年居清远各县(市、区)前列。今年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13.2%。
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产业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克服思维盲区,英德跳出农产品看农产品,以工业化思维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为此,英德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原则,加快打造“2+2+N”十百亿农业产业体系。“2+2+N”十百亿农业产业,即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两大百亿产业,清远鸡、丝苗米两个特色农业产业,以及蚕桑、水产、甘蔗、豆腐、家禽、水果等N个产业。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2家,清远市级示范社61家,县级示范社49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清远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3家,县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7家,清远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3家,英德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97家。今年,麻竹笋产业综合产值可望实现百亿元目标,英德红茶综合产值预计可达90亿元。
做大做强镇村特色产业
围绕如何实现“百千万工程”目标,英德市各地立足实际,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把培育强镇兴村富民产业作为主要抓手,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思路发展乡村产业。
目前,英德成功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7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形成了北江观光、峰林旅游、乡村民宿、蚕桑、英石等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并启动了西牛镇麻竹笋、九龙镇豆制品、石灰铺镇丝苗米、水边镇禾笋等镇域农业产业园的探索。英德市有肉鸽规模养殖企业40多家。2023年底,种鸽存栏189万对,肉鸽出栏2618万羽,产值达3.9亿元。清远市占全广东省肉鸽养殖规模比重达20%,英德肉鸽则占清远市肉鸽养殖规模的60%以上。
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2023年11月,在广东省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上,公布了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英德市英红镇以及连江口镇连樟村、西牛镇小湾村、九龙镇河头村、横石塘镇龙华村、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大站镇樟滩村、黄花镇三山村、英红镇锦田村、东华镇双寨村、横石水镇江古山村、浛洸镇鱼咀村、黎溪镇湖溪村、望埠镇同心村共13个村被列入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
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
英德持续发力提升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丘陵山地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补齐烘干设施短板。不断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培训和指导,持续建设农机化服务人才队伍,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机化服务。此外,英德市在资金、土地、人才、电商等要素保障方面也是“多管齐下”。
英德市不断加大对“三农”资金的倾斜力度,2023年,仅英德市农业农村局就统筹了涉农资金4.83亿元用于“三农”工作,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于乡村产业发展。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英德市在扶持部分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的时候,会引导企业按一定比例配套项目建设资金。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单纯由政府投入的局面,充分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以“小投入”撬动“大产业”。同时,英德市政府部门还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推出了“红茶贷”“金竹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仅今年上半年,就发放了英德红茶和西牛麻竹笋产业贷款935笔,合计超2.97亿元。
英德坚持县镇村“三级发力”,积极组织企业申请乡村振兴用地指标。2023年,共解决了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用地需求444.17亩。英德市还在英红镇和西牛镇分别规划了农产品加工园区,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集中用地空间,补齐英德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的短板。
英德还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统筹用好村干部、驻镇帮镇扶村干部、优秀乡贤等人才资源,建立了乡村振兴“四员”制度,发动乡村振兴金融员99人、乡村振兴新闻员305人、乡村振兴廉政监督员521人、乡村振兴乡贤员458人加入我市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